为避免烘干过程中物料品质下降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合理选择烘干机及干燥方式
依据物料特性选设备:不同物料有不同的干燥需求,需选择适配的烘干机。如热敏性物料,像某些药品、食品,宜用低温干燥的设备,如真空烘干机,能在较低温度下使物料中的水分升华,减少因高温导致的营养成分流失、变色、变质等问题。对于易变形、易碎的物料,如陶瓷制品、电子元件,可选用热风循环烘箱,其能提供均匀的温度场,降低物料因局部过热或受力不均而损坏的风险。
优化干燥方式:采用合适的干燥方式可提高物料品质。例如,对于一些中药材,采用变温干燥方式,在干燥初期用较低温度去除大部分自由水,后期适当提高温度去除结合水,既能保证干燥效率,又能避免因长时间高温导致药材有效成分破坏。对于某些水果,采用冷冻干燥技术,能保留水果的色泽、口感和营养成分。
控制干燥参数
严格控制温度:温度是影响物料品质的关键因素。需依据物料的特性和要求,控制烘干温度。如烘干咖啡豆时,温度过高会使咖啡豆表面焦糊,产生焦苦味,影响咖啡的风味;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干燥时间过长,咖啡豆内部的糖分和酸类物质发生变化,同样影响品质。一般来说,咖啡豆的烘干温度宜控制在180 220℃之间。
合理调节湿度:湿度对物料品质也有重要影响。在烘干过程中,要及时排出潮湿空气,降低烘干环境的湿度。如在烘干木材时,若湿度控制不当,木材容易出现变形、开裂等问题。通常,木材烘干过程中,环境湿度应根据木材的含水率和干燥阶段进行调整,初期湿度可适当高些,随着干燥的进行逐渐降低湿度。
把握时间:干燥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物料品质。以烘干红枣为例,时间过短,红枣内部水分未完全去除,容易发霉变质;时间过长,红枣会变得干硬,口感变差,营养成分也会有所流失。一般红枣烘干时间在12 24小时左右,具体时间需根据红枣的品种、大小和初始含水率等因素确定。
优化物料预处理与后处理
做好预处理:在烘干前对物料进行适当处理,有助于提高烘干效果和品质。如对一些蔬菜进行烘干前,先进行杀青处理,可钝化蔬菜中的酶活性,防止在烘干过程中因酶促反应导致蔬菜变色、营养流失。对于一些颗粒状物料,进行筛选、分级处理,使物料在烘干过程中受热更均匀,干燥程度一致,避免因颗粒大小不均导致部分物料过干或未干透的情况。
重视后处理:烘干后的物料也需进行适当处理以保持品质。如对烘干后的粮食进行冷却处理,可防止粮食因余热导致品质下降,同时及时进行包装,防止粮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回潮。对于一些烘干后的中药材,进行适当的炮制加工,可进一步提高其药效和品质稳定性。
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
定期维护设备:保持烘干机的良好运行状态是确保物料品质的基础。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、清洁、保养和维修,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。如热风循环烘箱的风机叶轮若出现磨损,会影响热风循环的均匀性,导致物料受热不均,因此需定期检查叶轮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。
优化设备运行管理:制定合理的设备操作规程和运行制度,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。例如,在启动和关闭烘干机时,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温度、湿度等参数的突然变化,对物料品质造成影响。同时,做好设备运行记录,便于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和物料干燥效果,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。